| 
               (转录于蔡建红老师与学员课堂交流) 
	有学员问:蔡老师您对我们说要“超越是非对错”,但在《青少年的祈祷》篇中有一句说到“具足清明的智慧,能够分辨是非善恶”,这如何理解?又是否有矛盾呢? 
蔡老师回答说,这契合了佛法里面讲的“有分别相,无分别心”;王阳明心学四句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”,也有类似的意思。 
	从宇宙的终极存在,从道体的角度,以一元目光来看,是“无善无恶”的,是没有是否对错的,所以,我们要超越是非对错,要无分别心;但从现实层面来看,是有善有恶的,我们要分辨是非善恶,知善知恶,为善去恶。 
	比如说,两个人,一个人欺凌乡里,巧取豪夺;另一个人,积极有为,扶贫转弱。从现实生活上来讲,这两个人是有区别的,一个是恶人,一个是善人;一个被摒弃,一个被鼓励。但从道上来讲,他们是无善无恶的。 
	所以,在现实层面,我们应该鼓励善行,惩戒恶行;但在心体上,我们不应对此产生喜好嗔恨之心。我们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,深深敬畏每一个相的存在。每种相的呈现,都各有其因缘。当我们对每一个存在都深深敬畏的时候,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恶就会越来越少。 
	在本性上,没有人想作恶,之所以有些人活出这种恶的面相,是因为他的存在从小以来没有被尊重,没有被看到。当我们对这样的存在给予一份尊重和看到的时候,他的相就会发生变化,他会活出他本性的样子。 
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
  南昌初阳心理咨询馆,拥有众多专业性强,心身能量高的资深心理专家,其中, 三位老师来自江西卫视《金牌调解》团队;  团队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全日制硕士、双硕士、博士毕业。历经十年磨砺,团队整合出 认知调整+情绪释放+能量提升 三角鼎立的心理服务模式,使众多备受身心困扰、关系冲突、成长烦恼的来访者获得解脱。